文/罗华昌中医
古中医防未病,保民众大健康。图片
“大夫,我吃了好多助眠药都没用,到底咋回事?” 临床总遇到这样的患者。其实失眠原因复杂,像心脾两虚型失眠,吃安眠药、褪黑素往往治标不治本。听我说,安眠药、褪黑素真的不要乱吃。很多患者吃了安眠药,第二天起来像踩棉花,脑袋昏昏沉沉的,干啥都没劲儿,反应也变慢。还有人越吃剂量越大,停药就失眠反弹。长期吃安眠药不仅越吃剂量越大,停药就失眠反弹,还容易出现精神异常。好多人吃完后整天恍恍惚惚,说话前言不搭后语,总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,整个人状态特别差。更麻烦的是药物依赖性,一旦成瘾,哪怕想用中药慢慢戒掉,都得花好大功夫调理,特别麻烦的·。
相比之下,针对心脾两虚型失眠,归脾汤这类中药方从调理心脾入手,温和改善睡眠,不会有这些副作用和依赖性,真的靠谱太多!
得从根源补养气血、安抚心神,而归脾汤就是调理这类失眠的经典方。
现代人长期熬夜加班、过度用脑,很容易耗伤心血、损伤脾胃。白天对着电脑处理工作,晚上躺在床上脑子还在 “转”,根本静不下来;再加上三餐不规律,吃饭像 “打仗”,脾胃消化功能越来越差。时间一长,气血生成不足,就会出现失眠多梦、心悸健忘、浑身没劲、脸色发黄等症状。伸出舌头一看,颜色淡、舌苔薄白;把脉时,脉象细弱,这都是典型的心脾两虚表现。
归脾汤出自《正体类要》,常用剂量为:党参 15 克、白术 12 克、黄芪 18 克、当归 12 克、茯苓 15 克、酸枣仁 15 克、龙眼肉 12 克、木香 6 克、炙甘草 6 克、远志 9 克 。方子配伍很有讲究。党参、黄芪能补气,就像给身体 “加油”,增强脾胃运化能力;白术、茯苓健脾祛湿,把脾胃里的 “脏东西” 清理干净;当归、龙眼肉专门补血,给消耗过度的心 “充电”;酸枣仁、远志宁心安神,让兴奋的大脑放松下来;木香能行气,防止补药太滋腻,影响吸收;炙甘草调和药性,让整个方子发挥更好的作用。
有人可能会问,为什么不直接用补血药?其实气血相互依存,光补血不补气,就像车子没油,再好的路也走不动。归脾汤补气与补血同用,就是为了让气血充足且能顺畅运行。而失眠严重的人,还可以加夜交藤 15 克、合欢皮 12 克增强安神效果;胃口差、腹胀的,适当把木香加到 9 克,再配上陈皮 6 克;心慌明显的,当归可以加到 15 克,配上丹参 12 克。这些调整都是为了让方子更贴合个人体质。
但这方子不是谁都能用。如果舌苔又厚又腻,总感觉身体发沉,说明体内湿气重,直接用归脾汤会加重症状;经常口干舌燥、手脚心发热、容易上火的人,属于阴虚火旺体质,吃了归脾汤反而会 “火上浇油”;正在感冒发烧、咳嗽的患者,也要先把外感治好,再考虑用归脾汤调理。
调理失眠是个细活儿,只有找准病因、对症下药,才能真正解决问题。归脾汤虽好,也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根据个人体质调整用药,才能发挥最大功效。尤其是煎煮时也有讲究,一般先用水浸泡药材 30 分钟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煎 40 分钟,分早晚两次温服,这样才能让药效充分发挥 。同时,用药期间尽量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,少喝咖啡浓茶,这些生活细节也会影响调理效果。
需郑重提醒:中医讲究千人千方,失眠证型复杂多变,每个人体质、症状皆有差异,用药需精准辨证。切不可自行照搬套用,若受失眠困扰,务必寻求专业医师面诊指导!
身体不适不知咋辩证?公众号留言,我为你专业分析
亲爱的各位网友,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公众号的关注。
在交流中,我发现不少朋友面对身体小状况时,不知如何应对,也不了解自身中医辩证类型,存在健康困惑。
现向大家说明:欢迎在留言区留下健康问题,我会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,为大家做辩证分析。
但因网络交流限制,无法面对面详细诊断,所以我只能提供辩证思路,不能给出具体用药指导,望理解。
我会每天挑选并回答 几个网友的辩证问题,认真对待每一条留言并详细回复,希望能帮大家了解身体,树立正确健康观念。
本文内容原创,如有转载请标明 “转自中医罗华昌公众号”,侵权必究。最后,希望朋友们再关注《杏仁弘道》及《华康中医综合诊所》两个公众号,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!
版|权|声|明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